飲食業油煙污染一直以來是嚴重困擾城市居民生活的問題。特別是近年來,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越來越大,增長速度越來越快,有關資料顯示,除機動車尾氣、工業廢氣外,飲食服務行業對當地空氣質量污染已經上升到第三位。
飲食業油煙由食用油及食品的氧化、裂解水解二形成的,食用油在加熱至270-280℃時,收集的冷凝物中有上百個化合物。從狀態上來看,油煙包括氣體、液體、固體三相,其中液固相顆粒劑物的粒徑一般小于10微米,粘著性強,大部分污染物不易溶于水,極性小。油煙處理工程復雜,很大一方面是由于餐飲油煙的成分復雜。長期處于油煙環境接觸這些復雜成分,會對我們的消化系統、呼吸系統甚至是皮膚都有不小的不利影響。
在餐飲業廚房中排放出來的油煙廢氣主要包括了:顆粒物(PM)、揮發性有機物(刺激性氣味物質)、二氧化碳、一氧化碳、碳氫化合物、氮氧化物、硫氧化物等。
而其中,油霧和氣味就是主要的兩個污染問題,在具有揮發性的油霧中還會包含著大量的有毒物質:不飽和烴類、飽和烴類、多環芳烴、雜環化合物以及醇、醛等;另外,多環芳烴還是致癌物質,這也就是廚師人群當中肺癌高發的主要元兇之一。
有專人曾檢測過在油炸、炒菜的過程中廚房的PM2.5會飆升至正常水平的8—20倍,這是屬于環境重度污染的水平,要在室外的話是不建議進行戶外活動的。
因此加強飲食業油煙治理和日常油煙檢測,消除對周圍居民的影響,已成為環保工作的一項迫在眉睫的大事。
